首页

长沙 梦悠然

时间:2025-05-24 08:34:34 作者:数读中国 四个“有力”看“两新”政策持续显效 浏览量:11708

  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高凯)《扬兮镇诗篇》新书分享会日前在北京新东方·阅读空间举行。本场活动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邀请《扬兮镇诗篇》作者许言午,青年评论家刘诗宇,以及B站up主白思路,围绕长篇小说《扬兮镇诗篇》中“出走与停留”的主题,共同探讨了作品对故乡与成长的独特诠释。

  谈到此书落笔的契机,许言午坦言,自己在2017年父亲过世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从故乡的浙西小镇到北京多年的漂泊经历,那是一个促使他思考“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试图逃离的是什么?”的时刻,这些问题构成了小说创作的核心动机。

《扬兮镇诗篇》。主办方供图

  《扬兮镇诗篇》作为一部以小镇青年爱情为主线的作品,也在爱情故事的表层之下探讨着“出走与停留”的主题,尤其是丁晓颜与张咏两位主人公的不同命运,也折射出灵性与现实的交织和对立,许言午谈到,“张咏尽管肉身远离小镇,但他的精神却始终未能离开,而丁晓颜则以其独立、隐秘和灵性的存在拥有了真正的远方”。

  论及丁晓颜的人物塑造,许言午表示,这是一个“聊斋式”的人物,带有一股“荒野气息”,对世俗生活有相当程度的超越性。这种荒野感在小说中,表现为丁晓颜夜晚独自织毛衣、听歌或坐在巷子里的场景。而这一形象正是许言午内心深处“隐秘的小角落”的外化,与之相对的是张咏,他则代表了作者内心更大比例的现实部分,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张力,这种张力贯穿于整部小说,并最终以丁晓颜的离开收束。

  刘诗宇认为《扬兮镇诗篇》对小镇青年的书写非常特别。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多有以乡村或都市为背景的文本,而小镇作为一个被夹在二者之间的空间,曾经相较之下少有作品涉及,直到“70后”作家集体登上舞台,小镇、县城才以相对“灰色”的状态登上文学舞台。而许言午不仅描绘了现实层面的中国小镇,也构建了一个浪漫的、理想化的扬兮镇,这种双重属性赋予了小说现实与诗意并存的独特质感,使其既是一部刻画小镇现实的作品,也成为文学中寄托浪漫理想的重要文本。

  白思路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分享了阅读感受,她表示,“丁晓颜的形象让人感到深深的不舍与委屈,她的孤独和韧性触动了读者的心灵,但她在书中却未被周围人真正理解”,这一独特情感正是丁晓颜“灵性之光”的体现,也让这部作品更具感染力。

  刘诗宇提到,“丁晓颜对外界的评价采取了一种不敏感的态度,这种不敏感并非因为她迟钝,而是一种拒绝被外界牵制情绪的智慧,她心中有自己相信的东西,而这些世俗定义的困境对她来说往往不生效”。这种能力使她在看似失败的一生中,实际掌控着自己的生活节奏和精神世界。他还引用网络流行语“你以为我在第三层,其实我在大气层”来形容丁晓颜的特殊智慧,并总结道:“这本书通过丁晓颜这一角色,让我们重新思考今天关于智慧与幸福的定义。”(完)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受贿1357万,其中1130万未遂,赵贡桥获刑9年半

香港7月30日电 K11集团30日公布,位于香港国际机场航天城的香港首个一站式零售娱乐旅游地标11天空,首阶段亲子娱乐设施将于明年第二季陆续开放。

业界:品质制胜 白酒名产区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10月28日,君乐宝乳业集团营养专家委员会首次研讨会议在苏州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任发政等8位国内乳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顶尖专家,共同就乳品营养与健康、婴幼儿配方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发展策略进行深入研讨,旨在为人类健康与婴幼儿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营养支持,共商未来发展之路。

时政新闻眼丨从三个维度看习近平湖北之行强调了什么

在专题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昌平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谢晓亮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郭玉国研究员,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陈虹教授,分别以“单细胞基因组学:从技术革命,到医学进展,到基础研究”“电化学储能电池技术”“模型预测控制:在滚动优化中迈向自主智能”为题做专题报告,针对最新发布两份前沿研究报告中表现卓越的研究前沿领域,进行学术化、专业化的解读与研讨。

“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其中,产业建设项目158个,总投资1969亿元;基础设施项目73个,总投资225亿元;社会民生项目50个,总投资284亿元;城市更新项目38个,总投资734亿元。

南方多地强降雨 各部门积极应对

2月12日发表于《自然·衰老》上的一项研究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郁金泰团队,通过对五万多名患者血液数据中1460多种血浆蛋白质数据的分析,发现GFAP等三种标志物水平的升高,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在症状出现前十多年,患痴呆症参与者血液中的这些蛋白质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其中,GFAP水平较高的人,未来患痴呆的几率是GFAP水平较低者的2.32倍。郁金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去年其所在团队发表的一项研究,受试者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确诊方式为脑脊液检测和PET扫描。基于团队研发的GFAP标志物的血液检测,受试者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准确度为97%,诊断早期无症状阿尔茨海默病的准确度为89%。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